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當代劇場藝術面面觀
Aspects of Contemporary Taiwanese Theatre 
開課學期
111-2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謝筱玫 
課號
Thea2208 
課程識別碼
109 21060 
班次
 
學分
2.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四6,7(13:20~15:10) 
上課地點
博雅301 
備註
第一次未到請退選。兼為臺灣研究及亞洲藝術學程課程。兼通識A1*。。A1*:文學與藝術領域。可充抵通識
總人數上限:100人
外系人數限制:8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台灣當代劇壇的繁花盛景,你知道多少?本課程介紹台灣劇場活動,擬邀請十二位活躍於當代台灣劇團的表演藝術工作者,透過他們的分享,勾勒出當代劇場的樣貌。108-1、110-2曾開設相同課程,1.0版邀請傳統戲曲、現代劇場、偶戲、小丑默劇、馬戲雜技、兒童劇等表演藝術團隊之主創到場分享他們的理念與代表作品,課程錄影並置於台大開放式課程網上供各界有心人士觀看,獲得不少迴響。2.0版則以"我們的未來/我們的根"為主軸,一方面為當代較新的實驗方向,另一方面則是傳統中的創新。這些藝術家都大膽地在他們所嫻熟的媒介之上探索實驗,以他們認知的方式反映與呈現我們這個時代。
3.0版將從"一個作品的完成"這個製作層面來談,所以會邀請各設計技術領域的工作者來分享他們的工作經驗,包括空間設計、燈光設計、服裝設計、行政、導演、表演、編劇、音樂等不同環節,都是構成一個成功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 

課程目標
本課程邀請知名表演藝術團隊/工作者,以輪流講座的方式,拓展同學對表演藝術的想像,帶領同學認識臺灣當代劇壇風景。
本課程由導師(謝筱玫老師)安排其他老師的講座。導師除了講課外,也負責穿針引線,擔任每次新講座的引言人
這幾位表演藝術工作者介紹如下:(實際演講週次視講者時間會有所變動,以開學第一週公告為主)

1. 定海神針製作人/ 戲曲現代化
唐美雲 唐美雲歌仔戲團團長

2. 什麼是藝術行政
高翊愷 思劇團/思劇場營運總監

3. 夢境製造者:敘事空間
黃怡儒 光助大房設計負責人

4. 畫龍點睛的角色創造:服裝設計
謝建國

5. 換個方式說故事:導演
洪千涵 明日和合製作所核心創作者

6. 神說要有光:燈光設計
劉柏欣(小四)

7. 千面女郎
王世緯

8. 說故事的人:編劇
詹傑

9. 從劇場人到youtuber
嚎哮排演

10. 劇場裡的音樂
王希文 瘋戲樂藝術總監

11. 光雕布袋戲
朱祥溥 新勝景掌中劇團第二代接班人

12. VR裡的身體感
陳芯宜 電影導演

 
課程要求
1. 對於當週講者及其作品,同學應當找尋相關影音或書籍,先行了解。對於講者的了解,有助於其演講內容的領會吸收。又,因為講者前來分享的機會難得,QA的時間有限,事前做功課,亦能讓提問發揮最大的效益。
2. 本課邀請表演藝術界知名的工作者前來分享其在創作與演藝這條路上的心得,請同學尊重講者,注意基本禮儀,不要遲到。可以用電腦手機平板做筆記查資料,其他用途則請自重。
3. 修課期間至少看兩次現場表演(錄像資料不算),並於期末之前繳交劇評兩則。
4. 每堂課會抽點名,三次無故缺席的同學自動不及格。上課10分鐘後才出現的同學,以曠課計。
5. 評分內容為:兩則劇評(其中一篇可以是自己的臉書IG分享文,有照片的那一種,另一篇則試著以劇評人的口吻撰寫1000字左右);期末報告。期末報告為課堂分組口頭報告或表演呈現,最後並繳交一份1000-2000字的心得。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1. 鴻鴻(閻鴻亞):《新世紀台灣劇場(2版)》,台北:五南出版社,2016年。
2. 鍾明德:《台灣小劇場運動史: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
3. 于善祿、林于竝:《臺灣當代劇場四十年》,台北:遠流出版社,2019年。
4. 王墨林:《都市劇場與身體》,台北:稻鄉出版社,1992年。
5. 王奕盛:《看不見的台前幕後》,台北:時報出版社,2020年
6. 林偉瑜:《當代臺灣社區劇場》,台北:揚智出版,2000年。
7. 謝筱玫。〈當代臺灣歌仔戲劇場的影像發展與美學實踐:以王奕盛與唐美雲歌仔戲團的作品為例〉。《戲劇研究》24 (2019.7): 117-40。
8. 謝筱玫、張鰲騰、陳思縈。〈從IP經營的視角看霹靂的全球化布局 (2014-2020)〉。《戲劇研究》28 (2021.7): 113-140。
9. 林鶴宜:《臺灣戲劇史(增修版)》,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 年。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上課參與 
15% 
因為是講座課程,沒有考試,因此很重視出席狀況,每堂課助教會抽點。另外,希望同學能針對演講給予回應;至少要有三次講座心得回饋。 
2. 
劇評兩篇 
30% 
課程鼓勵同學去欣賞實體表演,並且試著撰寫評論。期末以前看兩次演出並完成兩次看戲紀錄:正式劇評一篇+臉書或IG 動態一篇 (即一篇正式劇評、一篇可以較具個人風格)  
3. 
上台報告 
35% 
題目方向會在期中之後公布,敬請期待~ 
4. 
期末心得 
20% 
需繳交1000-1200字之期末個人心得,心得內容包含但不限於:期末報告心得與整學期修課心得。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無資料